
江夏:戏台绿茵双璧合 “一战成功”耀江城
江夏地区举办了一场戏台绿茵双璧合的盛大活动,主题为“一战成功”,本次活动在江城大放异彩,展现了精彩的演出和激烈的竞技比赛,活动旨在促进文化交流和社区发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观看,这场活动不仅彰显了江夏地区的文化底蕴,也展现了当地人民的热情和活力。
在2025武汉城市足球超级联赛揭幕战上,当江夏队球员在四万六千余人的呐喊中攻入制胜一球,看台上两位身着“黄忠”戏袍的小演员高喊“一战成功”时,江城的绿茵记忆被赋予了新的生动注脚——这既是2:1逆转经开的竞技凯歌,更是一场跨越双甲子的文化接力。
一战功成:从京剧经典到绿茵传奇
“这一封书信来得巧,天助黄忠成功劳”——120年前,江夏人谭鑫培在京剧《定军山》中唱响此句,铸就中国电影史上的开山之作,开创了中国电影从无到有的传奇;120年后,这部别名“一战成功”的经典,化作江夏健儿在“汉超”赛场上逆转绝杀的精神图腾。
赛前,两位江夏京剧新苗身披黄忠战袍亮相球场,眉眼间勾勒出谭派戏韵的锋芒。他们不仅复刻了“黄忠”的老将英姿,更以稚嫩身躯扛起“攻必克,战必胜”的千年豪情。当江夏队在下半场落后时奋起直追,看台上江夏球迷齐声高呼“江夏必胜”,震耳欲聋的呐喊恰似定军山战场上的战鼓擂动。关键时刻,王彭泉的远射、姚焱峰的补射、寇涛的神勇扑救,三位本土球员以“黄忠式”的勇毅完成逆转,用行动诠释了“敢为天下先”的江夏基因,足球场上的“定军山”,此刻由新一代江夏人夺回。
文化基因:烙印在队徽里的战斗血脉
江夏队的胜利密码,早已铭刻于文化基因:队徽上,楚式盾形护甲与展翅金凤,暗合楚人“筚路蓝缕”的开拓精神;吉祥物“楚凤战将”眼角飞扬的戏妆线条,恰是京剧艺术与足球血性的交融; 文创美食展示区上的荆楚刺绣、纸坊造、玉器雕刻、湖泗窑技艺等展示千年翘楚的深厚底蕴。从“楚天首县”的千年荣光,到张之洞“老夫居江夏”的豪迈胸襟,这片土地从不缺乏敢为人先、永不言弃的魂魄,正如百年前江夏人熊秉坤在武昌城头打响了推翻帝制的第一枪,那份“敢为天下先”的勇毅早已刻入江夏的基因。赛场上的“黄忠”亮相,也正是以文铸魂的点睛之笔。历史照进现实,文化赋能竞技,江夏人用行动证明:真正的战斗力,源于知道自己为谁而战。
双璧合鸣:一座城市的文明跃迁
这场胜利背后,是武汉对“文体共生”的深度实践:汉超联赛首次覆盖全市16个城区与8所高校,24支劲旅演绎现代版“三镇演义”;开幕式上,草根队旗环屏展示与“汉”字造型啦啦队阵,让市井烟火升华为城市气魄;从春晚武汉分会场《星汉耀江城》的“京汉楚”三剧种的惊艳开场到汉超球场的戏装助威,传统剧种正以青春姿态破圈生长。当足球不再只是竞技,而成为承载集体记忆的文化容器时,4.6万人的山呼海啸便有了答案——人们欢呼的不仅是比分,更是看得见的精神故乡。
新使命:当“科创江夏”踏上征途
胜局已定,征途新启。这支以“江湖胸怀”为盾、“智创锋芒”为刃的球队,正肩负双重使命:作为汤逊湖组团核心,江夏队化身区域发展“前锋”,加速奔跑在科技成果转化的绿茵带;从梁子湖的浪到足球场的呐喊,闯劲如潮的江夏人,誓在长江经济带赛场“再立新峰”。下一战,他们的对手将是整座城市的期待。
从谭鑫培戏楼到汉超绿茵场,从银幕第一帧到江城第一胜,“一战成功”的魂魄在江夏人的骨血中奔涌不息。当足球化作新时代的“拖刀计”,江夏这座千年古郡,正以全速冲刺的姿态,在新的定军山上插牢属于自己的旌旗。(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