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饿了么、美团、京东等外卖平台进行约谈后,原本被寄予厚望的补贴大战似乎按下暂停键。然而,记者调查发现,部分平台仍以高额券形式继续补贴市场,引发行业内外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多地餐饮行业协会也纷纷发声,呼吁平台停止内卷式竞争,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据澎湃新闻不完全统计,自今年5月以来,已有湖北、陕西、云南、福建、山东、广西、山西、新疆以及北京、青岛、大连、深圳、珠海、重庆、大同、遵义、洛阳等超过10个省市自治区的餐饮行业协会和烹饪餐饮协会发布了相关倡议书,呼吁外卖平台停止非理性竞争行为,以维护餐饮行业的正常秩序。
尽管市场监管总局于7月18日明确要求相关平台停止非理性竞争行为,但记者了解到,部分平台仍在以高额券形式进行补贴。例如,美团近期连续两个周六公布的订单量分别达到1.2亿单和1.5亿单,创下历史新高;而在最近两周的工作日,淘宝闪购单日补贴额稳定在4亿元左右。这些数据表明,尽管监管介入,但平台之间的竞争并未完全降温。
知名餐饮企业西贝创始人贾国龙也在7月19日公开呼吁,要求平台将定价权归还商家。他认为,当前的补贴政策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也对中小商家造成了巨大压力。贾国龙表示,商家应拥有自主定价的权利,而不是被平台的补贴大战所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高额券补贴并非首次出现。早在2018年,南京的网约车市场也曾经历类似的补贴大战,当时美团与滴滴在南京展开激烈竞争,尽管有关部门约谈后双方宣称停止发放用户端补贴,但记者调查发现,两家企业仍在以发放商家合作券和优惠券的形式继续补贴市场,争夺客户。这说明,平台通过补贴手段争夺市场份额的做法早已存在,且难以根除。
然而,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大,一些不法分子也试图利用平台补贴政策进行诈骗。例如,2023年11月,上海浦东警方破获一起利用购物平台新人券制造虚假交易的诈骗案,涉案金额高达400余万元。警方通过技术手段追踪到大量订单使用新人券购买,最终锁定嫌疑人并将其依法刑事拘留。这一事件反映出,平台补贴政策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可能成为犯罪分子的温床。
与此同时,多地政府也在积极出台消费券政策,以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复苏。例如,文成县在2022年3月发放了总额达1000多万元的消费券,涵盖多个商家和行业。而上海等地则在2025年初发放新一轮消费券,重点扶持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这些政策的出台,一方面是为了缓解经济压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引导消费回归理性。
然而,消费券的发放也面临一些问题。例如,部分黄牛利用技术手段抢券倒卖,扰乱市场秩序,损害政府和消费者利益。对此,多地警方已采取措施打击此类行为,并建议加强对消费券发放、使用的全流程监管,严惩违法行为。
从长远来看,平台补贴政策的持续存在,不仅影响了市场的公平竞争,也可能对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消费者可能会因为补贴而频繁更换平台,导致商家难以建立稳定的客户关系;另一方面,补贴的过度使用也可能导致商家利润被压缩,最终影响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专家建议,政府应加强对平台补贴政策的监管,确保其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运行。同时,平台也应承担起社会责任,合理安排补贴策略,避免陷入内卷式竞争。只有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才能实现平台、商家和消费者的共赢局面。
文字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江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gwhyjzz.cn/9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