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蔡甸法院:法治护航青少年网络成长路

访客 2025-09-17 13:04:18 32361
蔡甸法院致力于法治教育,为青少年网络成长保驾护航,法院通过加强法治宣传、开展普法活动等方式,提高青少年网络素养和法治意识,预防和打击青少年网络犯罪,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法院积极与学校、家庭等各方合作,共同构建青少年网络保护体系,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此举有助于培养青少年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通讯员 曹银波

9月15日至21日是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今年活动主题为“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以高水平安全守护高质量发展”。值此之际,蔡甸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的同学们也迎来了一节特殊的“法治第一课”。本次站上讲台的不是熟悉的老师,而是来自蔡甸法院的肖新法官。他以“法治副校长”的身份,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堂干货满满的网络安全教育课,助力青少年在法治护航下健康“触网”、安心用网。

蔡甸法院:法治护航青少年网络成长路

揭开“画皮”:认清网络有害信息的“真面目”

“同学们,网络世界很精彩,但隐藏的‘陷阱’也不少。”肖法官将有害信息比喻为披着华丽外衣的“恶魔”,它们潜伏在角落,形态多样:有的直接触碰法律红线,如电信诈骗、网络赌博;有的更为隐蔽,如虚假谣言、扭曲价值观的传播,甚至通过网络欺凌和侵犯隐私带来精神伤害;还有的伪装成病毒链接、钓鱼网站,窃取个人信息与财产。

蔡甸法院:法治护航青少年网络成长路

活动现场,肖法官首先以“法治小课堂”形式,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等法律法规,用案例讲解了校园欺凌的法律后果、常见诈骗手段的识别方法。

铸造“坚盾”:三招教你有效预防网络侵害

面对无孔不入的网络风险,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肖法官向同学们传授了三大“防御技能”,帮助大家筑牢网络安全的“防火墙”。一是筑牢思想防线。要擦亮双眼,提高对信息的辨别力,不轻信、不盲从;同时也要锁好个人信息的“保险箱”,培养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从内心增强对不良信息的“免疫力”。二是守好言行底线。要牢记网络并非法外之地,每一次点击、每一条留言都应负责任,做到文明上网、理性表达;并且要用好科技“盔甲”,安装必要的防护软件,堵住技术漏洞。三是畅通求助热线。一旦发现自己可能遭遇了网络侵害,切勿害怕或隐瞒,要第一时间向家长、老师求助,或直接向公安机关举报,记住,寻求帮助永远是勇敢和明智的表现。

结合审判实践,肖法官还分享了多个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这些案例中的未成年人因长期接触网络暴力和低俗信息,逐渐心智受到侵蚀、是非观念模糊,最终从旁观者沦为违法者。这些教训让同学们深刻意识到净化网络环境、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重要性。

法治进校园是蔡甸法院延伸司法职能、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下一步,蔡甸法院将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以法治阳光照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助力青少年安全遨游网络世界。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