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晚,在新加坡进行的2025年世界泳联世锦赛花游项目最后一项女子集体技巧自选决赛中,中国花游队以近乎完美的表现获得金牌。来自湖北花样游泳队的武汉姑娘徐汇妍也收获了自己在本次大赛中的第4枚金牌,成为本届世锦赛赛场上最耀眼的“星星”。
“柔美不柔弱”的徐汇妍得到国际认可
徐汇妍在单人技术自选决赛中。新华社发
本届世锦赛,身兼多项的徐汇妍在泳池里掀起了一股夺金旋风——19日,徐汇妍摘得女子单人技术自选金牌,为中国代表团夺得本届赛会首金的同时,也为中国花游队拿下该项目世锦赛历史首金。20日,随中国队摘得集体自由自选金牌。22日,连续拿下单人自由自选的银牌和集体技术自选金牌。25日晚,随队夺得女子集体技巧自选金牌,徐汇妍本届世锦赛的奖牌数达到5枚(4金1银)。
“赛前队里并没有给徐汇妍太大压力,只是让她尽力发挥出训练水平就好。这次去新加坡最初的想法是让她能继续巩固在裁判员心中的美好印象。因为从去年多哈比赛后,各国裁判对徐汇妍认可度都是比较高的,所以队里也是想持续去打造这个好印象。但徐汇妍很珍惜这次比赛,来了肯定是奔着争金夺银去的。”身在新加坡现场,正在国家队执教的湖北省花游队主教练涂俊告诉长江日报记者说,“花游和花滑、跳水项目很像,一个运动员从初出茅庐到达到顶峰,需要不断用精彩的发挥来赢得国际裁判员的认可,这有一个积累的过程。另外,徐汇妍的表演特色非常突出,跟她本人一样,属于比较柔美但绝不柔弱。从她第一次参加世界大赛时就是选定了这个风格,经过磨炼后,这个风格完全达到甚至超越了外界对她的期待,所以才有这么好的结果。”
此外,赛场外的苦练同样是徐汇妍“爆发”的主因。中国花游队主教练张晓欢曾透露,徐汇妍是利用业余时间备战单人项目。“国家队的整体备战是以集体项目(奥运项目)为主,为此,单人项目作出了牺牲。涂俊教练和徐汇妍就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训练,两个人配合得非常好。”据悉,徐汇妍的个人项目整套动作都是与涂俊一起打磨完成,从编排到呈现都彰显了中国文化的自信。
“确实,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项目,所有的动作徐汇妍都经过了千锤百炼,已形成了肌肉记忆。”涂俊说,“在为她设计动作时,充分结合了中国的艺术形式,运用了大量中国音乐,在动作设计上则参考了许多韵律和声韵的动作。”
回汉第一餐肯定要吃热干面
徐汇妍(右)与教练涂俊合影。涂俊供图
本次比赛,徐汇妍是中国花游队中兼项最多的选手,体能和脑力上都接受了相当严峻的考验。
“这次徐汇妍确实比得很辛苦,一共完成了5套动作和10场比赛。她基本上在每一场都比较稳定地发挥了自己的水平,很好地完成了任务。”涂俊说,“之前我们真是有点担心她坚持不了这么多比赛,很难一直有稳定发挥。第三场自由自选比赛时,她的体能就出现了一点波动,显得有些疲惫。”
涂俊说,徐汇妍这次能承担这么重的任务,体现了国家队教练组对她的信任。“她的技术水平发挥一直稳定,得到了主教练的认可。通过去年一年的观察,感觉她的心理素质也比较过硬,心理和技术正处在一个稳定且上升的趋势,所以决定在这届世锦赛让她有一个全方位的展示。现在看来,徐汇妍交出了一份很精彩的答卷。”
说起场外的困难,涂俊说:“因为赛程密集,所以我们每天都是在游泳馆过的,天天早上七八点就到游泳池了,晚上七八点才离开游泳池。中午也没时间回驻地,就地休息,领盒饭吃。赛会的盒饭营养够但真不好吃,所以徐汇妍每天早上出发前都会在食堂自己DIY一个三明治带上。”
花游运动员身材管理是相当严格的,但生长在武汉的徐汇妍生就一个“武汉胃”。涂俊说:“徐汇妍平时生活非常自律,绝不会让自己长胖。但每次从国家队回到武汉,第一餐肯定要吃热干面。”
对花游运动的热爱是她不断前行的动力
2011年,徐汇妍在洪山体育中心少儿体校开始了她的运动生涯,之后凭借出色的表现入选湖北省花样游泳队。2023年,徐汇妍成功入选国家队,与队友们一同征战国际赛场。
2011年,年仅6岁的徐汇妍被现湖北省队教练、原洪山体育中心少儿体校教练朱玉琼选中参加花样游泳训练。回忆起当时的情况,朱玉琼印象十分深刻:“最初见到徐汇妍是个冬天,她父母把她送到我这里来参加花游的长训班,后来在体校同时接受游泳和花样游泳启蒙。她是个聪明、漂亮机灵的孩子,而且身体天赋和表现力极佳。但最让我欣赏的是她的性格,外柔内刚,认准的事情一定不会放弃。”
朱玉琼说,有一次练习水中倒立需要长时间憋气,徐汇妍总是被水呛得直哭。朱玉琼就安慰她,鼓励她坚持。徐汇妍很听话,擦干眼泪又接着练,一遍又一遍直到完全掌握技巧。
正是凭着这股子韧劲,徐汇妍不断进步,一步一个脚印向上走——在洪山体育中心少儿体校训练5年后,11岁的徐汇妍进入湖北省队;7年后,18岁的徐汇妍又进入了国家队。“花游之路注定是艰苦的,徐汇妍这一路走得很不容易,克服了伤病、技术瓶颈等许多困难才走到今天。当年跟她一起训练的10多个孩子,只有两个人坚持下来了。”
对于本届世锦赛,朱玉琼感叹说:“通过这次比赛,徐汇妍又进步了。她在水中对身体和动作的支配能力是其他运动员比不了的。当然,她从小对花游运动的那种执着和热爱更是她不断前行的动力。”
(长江日报记者张琳)
(来源:长江日报)
文字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江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gwhyjzz.cn/9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