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朗气清,万物并秀,一场思想激荡、智慧交锋的文化论坛活动10日在武汉东湖之畔举行。“炎帝文化、曾随文化与长江文明”高端对话邀请来自文史学界、社科理论界、文博考古界等各方专家学者,围绕农耕文明、青铜文明、长江文明的内涵与价值,畅叙进一步传承创新炎帝文化、曾随文化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提升文化影响力,赋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炎帝神农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也是农耕文明的开创者,其重要的活动区域在长江流域,推动着长江文明的发展。本次高端对话由新华社湖北分社、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等单位联合主办。
新华社湖北分社分党组书记、社长惠小勇在致辞中指出,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源远流长、璀璨多元的中华文明。从良渚的玉琮到石家河的玉人像,再到三星堆的青铜面具,一脉相承,以三大遗址为代表的众多遗址共同串联成一条“长江文明带”。长江流域的文明成就,不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更是世界文明史上的瑰宝,对于揭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新华社湖北分社分党组书记、社长惠小勇致辞。新华社记者程敏摄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徐艳国致辞。新华社记者程敏摄
文字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江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gwhyjzz.cn/4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