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广东南粤银行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近期,该行在贷款追偿、监管处罚以及内部管理等多方面问题频出,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1
5.78亿贷款追偿遇阻,风控短板凸显
广东南粤银行旗下海棠支行向ST宁科发放的4.86亿元贷款及利息合计5.78亿元,如今面临回收风险。法院一审判决显示,南粤银行由于未审查借款方提供的担保是否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主张的质押物优先受偿权被驳回。该质押合同签订未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与审议决策流程,构成违规担保。尽管目前判决尚处上诉期,结果存在不确定性,但初审败诉无疑暴露了南粤银行在风控环节的薄弱之处。而深陷债务危机的 ST宁科,截至2024年4月,债务规模达19.27亿元,逾期债务17.28亿元,涉诉债务18.3亿元,偿债资金匮乏,持续经营能力堪忧。若其进入破产程序,南粤银行的这笔巨额债权回收难度将剧增,甚至可能沦为坏账。
无独有偶,2025年3月底,重庆金融监管局对南粤银行重庆分行开出罚单,因其贷款管理严重不尽职,罚款50万元。这一系列事件表明,南粤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漏洞,亟待加强。
2
股权结构不稳定,决策层受影响
2025年伊始,南粤银行第二大股东湛江晨鸣浆纸有限公司所持股权遭多轮冻结,涉及金额超15.32亿元。联合资信报告指出,南粤银行存在一定比例的股权质押和冻结情况。股东新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处于破产重整阶段,持有的南粤银行股权全部冻结并质押;前十大股东中还有3家存在股权质押/冻结情形。股权结构的不稳定,极易引发银行决策层的波动,进而对银行战略布局和日常运营产生负面影响,如何化解股权困局成为新领导班子的当务之急。
3
资产质量隐忧,信用风险待解
从经营数据来看,南粤银行2023年虽有一定成绩,营业收入达30.63亿元,同比增长13.3%;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4.1亿元,同比增长6.01%。然而,资产质量问题不容忽视。不良贷款总额从2022年的30.86亿增至2023年的33.3亿,增幅7.91%,尽管不良贷款率有所下降,但仍处于同业较高水平。2023年末关注类贷款占比18.74%、不良贷款率2.57%和逾期贷款占比8.23%。
监管报表显示,2023年末南粤银行未将部分逾期90天以上贷款纳入不良计算,逾期90天以上贷款划分至正常类及关注类规模分别为24.30亿元和10.29亿元 ,逾贷比大幅上升且超100%限额,五级分类标准宽松。此外,逾期30天以上贷款划分为关注,截至2023年末,逾期1天以上30天以内尚纳入正常类管理的贷款规模为5.35亿元,这部分贷款未来存在风险分类下迁可能。目前南粤银行金融资产分类处于新规过渡期,未来新规落实,关注类及不良贷款规模或显著提升,信用风险将大幅暴露。
贷款拨备方面,南粤银行拨备水平不足,拨备覆盖率呈下滑态势,2023年末降至128.83%,较上一年末下降4.9个百分点,连续两年下滑,累计降幅超100个百分点,未来拨备计提压力较大,风险抵补能力有待提升。
面对诸多困境,南粤银行新领导班子在徐茹斌的带领下,需积极作为。一方面,要加强与股东沟通,解决股权质押和冻结问题,稳定决策层;另一方面,要强化风险管理,严格贷款五级分类标准,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提升拨备覆盖率,以有效应对未来信用风险,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金融市场的变局中实现破局。(内容来源|知谭商业)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文字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江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gwhyjzz.cn/5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