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兰州银行(001227.SZ)发布的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在看似增长的数据背后,实则暗藏诸多发展隐患,值得市场关注。
从财务数据来看,2024年兰州银行营业收入为78.54亿元,相比上一年的80.16亿元,下滑了2.02% ,而归母净利润虽然增长了1.29%,达到18.88亿元,却呈现出“增利不增收”的反常局面。这一现象反映出兰州银行在业务发展上遇到了阻碍,难以实现收入与利润的同步增长。
在收入结构方面,非息收入的大幅下降冲击了兰州银行的整体收入结构。2024年,该行非利息收入同比下降10.42%。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当下,许多银行通过大力拓展信用卡、理财、电子支付等中间业务来增加非息收入,但兰州银行在这方面却没有跟上行业步伐,未能挖掘出有效的新收入增长点,这也成为其营收增长的一大阻碍。
资产质量方面,兰州银行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截至2024年末,其不良贷款率攀升至1.83%,创下近五年新高,较年初上升了0.10个百分点。农林牧渔、建筑业、批发零售业成为不良贷款的高发行业,不良率分别高达7.85%、4.07%和9.10%。不良贷款率的上升,不仅使得银行需要计提更多的贷款损失准备金,侵蚀利润,2024年资产减值损失就较上年增加1.35亿元,达到17.41亿元;还降低了资金周转效率,阻碍银行正常发展。尽管2025年一季报显示不良贷款率回落2个基点至1.81%,但仍高于同行平均水平,在已披露一季报的上市城商行中处于高位,资产质量改善的基础并不牢固。
进入2025年,兰州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指标也出现下滑。截至2025年3月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37%、9.76%、11.79% ,较2024年末降幅明显,部分指标甚至不及2023年水平。资本充足率是衡量银行抵御风险能力的关键指标,其快速下滑意味着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减弱,在面对经济下行、市场波动等外部冲击时,银行的运营稳定性将受到考验,甚至可能面临流动性危机。
营收下滑、资产质量恶化、资本充足率下滑这一系列问题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影响。营收下滑削弱了银行的盈利能力与资本补充能力,进而影响资产质量和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恶化增加了不良贷款,侵蚀利润,加剧资本压力;资本充足率下滑又限制了业务扩张与风险抵御能力,反过来影响营收增长,形成恶性循环。
不过,兰州银行也在积极做出改变。近日,兰州银行公告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甘肃监管局已核准刘敏先生行长任职资格,以及李涛先生、韩佳峻先生、盛柏涵先生副行长任职资格。此次高层变动,既有来自工行的精英刘敏“空降”掌舵,也有内部培养的骨干李涛、韩佳峻、盛柏涵晋升补位。新的管理团队或许能为兰州银行带来新的发展思路和策略,帮助其应对当前面临的诸多挑战。但未来兰州银行能否成功突破困境,实现业绩和资产质量的双重改善,仍有待市场的进一步检验。(内容来源|知谭商业)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文字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江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gwhyjzz.cn/4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