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大“智农润谷”调研队 探访永旺智慧农场:解码科技赋能下的农业新图景 ——从田间到云端,看数字技术如何重塑现代农业

2025年4月25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智农润谷”调研队走进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永旺智慧农场,通过实地考察与深度访谈,探秘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智慧密码”。在农场负责人胡丹女士的引导下,调研队深入田间地头、加工车间与数据指挥中心,全景式呈现数字技术如何破解传统农业的效率瓶颈与生态压力,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能。

中南财大“智农润谷”调研队  探访永旺智慧农场:解码科技赋能下的农业新图景 ——从田间到云端,看数字技术如何重塑现代农业

数据赋能:农田装上“智慧大脑”,生产全链路透明可控

在农场多媒体指挥中心,一块实时跳动的数据大屏成为调研队的关注焦点。胡丹女士介绍,智慧平台整合了北斗导航、物联网传感器、无人机遥感等前沿技术,构建了覆盖“天—空—地”一体化的监测网络。水肥智能系统通过分析土壤墒情与作物需求,实现按需灌溉施肥,节水节肥效率提升30%,亩均成本降低15%;无人机搭载多光谱摄像头,结合AI算法生成虫害识别矩阵,稻瘟病预警准确率达95%,防控响应时间缩短至2小时;农产品可进行全程溯源,消费者扫描“浮香鸭稻米”包装上的二维码,即可追溯种植、加工、储运全流程数据,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信任闭环。

“数据不仅是生产的指南针,更是品质的承诺书。”胡丹强调,智慧平台在2022年已接入湖北省农业大数据中心,为区域农业政策制定提供有效科学依据。

中南财大“智农润谷”调研队  探访永旺智慧农场:解码科技赋能下的农业新图景 ——从田间到云端,看数字技术如何重塑现代农业

硬核科技:农机共享“滴滴化”,破解行业协同难题

走进占地8000平方米的联合加工中心,智能AGV运输机器人穿梭于无菌车间,全自动分拣线以每小时5吨的效率处理稻谷。调研队发现,农场的“硬核”不仅在于设备,更在于模式创新。在农机共享平台上,借鉴“滴滴打车”模式,农户可在线预约收割机、旋耕机等设备,平台智能匹配任务,农机闲置率降低40%,使用成本下降14.3%;除此之外,农场装配北斗终端兼容——加装北斗导航智能终端,成功实现多品牌农机数据互联互通,构建起跨品牌农机协同作业平台。经实测,该模式较传统作业模式效率提升57%,有效破解了农机“数据孤岛”难题;园区同步设立“科普大舞台”,定期组织农机手交流操作经验,并联合高校开展技能培训,累计培养数字化新农人超300名。

“智慧农业不是取代人,而是让人与机器共同进化。”胡丹表示,农场已初步形成“技术研发—应用推广—人才反哺”的良性循环。

中南财大“智农润谷”调研队  探访永旺智慧农场:解码科技赋能下的农业新图景 ——从田间到云端,看数字技术如何重塑现代农业

中南财大“智农润谷”调研队  探访永旺智慧农场:解码科技赋能下的农业新图景 ——从田间到云端,看数字技术如何重塑现代农业

绿色突围:“鸭稻共作”替代农药,生态与效益双赢

在科普示范园区的光环境控制舱内,LED光谱精准调控作物生长周期;智能灌溉墙实时显示土壤电导率与蒸腾速率模型,吸引调研队员驻足体验。胡丹介绍,农场通过以下三种模式技术创新推动绿色转型。“鸭稻共作”技术利用鸭子除草除虫,替代化学农药,稻米品质达有机标准,售价较普通大米高10%,带动农户亩均增收1200元,亩均节约成本约108元,农业数字经济效益显著;达到农业体系的有效循环,秸秆粉碎还田、沼液肥替代化肥等技术减少面源污染,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22.6%;采取低碳加工的方式,加工车间采用光伏供电与热能回收系统,实现每亩施肥量下降32.8%,年减排二氧化碳超800吨。

“绿色是农业的底色,科技让它焕发金色效益。”胡丹透露,“浮香鸭稻米”已获中国绿色食品认证,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

中南财大“智农润谷”调研队  探访永旺智慧农场:解码科技赋能下的农业新图景 ——从田间到云端,看数字技术如何重塑现代农业

联农带农:小农户搭上“智慧快车”,激活乡村内生动力

永旺农场作为“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构造了“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将智慧农业产业链效益辐射至周边23个行政村。合作社成员为农户提供免费的数据监测服务;直播培训进行线上售卖用户超2000人次;孵化了“黄陂稻香”“浮香鸭稻”等著名区域品牌;统一标准、包装与营销,带动500余户农民加入,亩均增产128斤,户均年收入增长14.3%;联合文旅部门开发“智慧农场研学游”,年接待游客超3万人次,带动周边民宿、餐饮增收600万元。

“我们的目标是让科技不再‘高冷’,而是成为农民触手可及的生产力。”胡丹表示。

中南财大“智农润谷”调研队  探访永旺智慧农场:解码科技赋能下的农业新图景 ——从田间到云端,看数字技术如何重塑现代农业

数字技术重构农业未来,青年力量书写乡村振兴答卷

“永旺农场的实践证明,智慧农业是破解‘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问题的关键答案。”调研队队长总结道。本次调研让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数据穿透、人机协同、三产融合等一系列创新模式,正在重塑中国农业的底层逻辑。未来,团队将结合专业优势,围绕智慧农业政策优化、技术普惠路径等议题展开深入研究,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学术建议与青年智慧。

中南财大“智农润谷”调研队  探访永旺智慧农场:解码科技赋能下的农业新图景 ——从田间到云端,看数字技术如何重塑现代农业

通讯作者:黄仁馨、杨婷

文字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江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gwhyjzz.cn/4700.html

(0)
江城网的头像江城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6日
下一篇 2025年5月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