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紫金银行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整体来看,该行的业绩虽仍保持正增长,但已显乏力:全年营业总收入为44.63亿元,同比增长0.9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24亿元,仅增长0.30%。这两项核心指标在A股上市农商行中均处于“末位圈”,营收增速倒数第二,净利增速更是垫底。
步入2025年第一季度,形势更显严峻。紫金银行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1.41亿元,同比下降4.82%,出现明显回落。不过,净利润尚能“稳住阵脚”,录得4.22亿元,同比增长4.04%。
01
息差缩水,投资补上
银行主要靠息差吃饭,紫金银行却难掩这一“饭碗”越端越薄的窘境。2024年,紫金银行净息差为1.42%,同比下滑17个基点,在10家已披露年报的上市农商行中垫底。根据《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2023年修订版)》,1.8%以上的净息差才算是“合理区间”,紫金银行的表现已明显掉队。
细拆来看,该行存款付息率下降16个基点至2.1%,而贷款收益率下行幅度更大,下降42个基点至3.8%。进入2025年一季度,净息差进一步压缩至1.23%。广发证券分析认为,随着前期高成本负债逐步到期并重定价,该行净息差有望迎来阶段性企稳。
面对息差压力,紫金银行只能另辟蹊径,在非息收入上“做文章”。投资收益就成了拉动业绩的“顶梁柱”。2024年,该行实现投资收益5.39亿元,同比大涨108%。其中,债权投资处置收益为2.98亿元,是上年同期的近十倍;其他债权投资也贡献了1.50亿元收益,同比增长近四成。进入2025年,投资收益继续“挑大梁”,一季度同比增长达50%,对营收贡献不容小觑。
02
资产质量“起波澜”,不良率行业第二
业绩之外,紫金银行的资产质量也开始承压。2024年,紫金银行不良贷款率升至1.24%,在行业中排名第二,比上年增加0.08个百分点,是A股上市农商行中唯一出现不良率上升的银行。同时,拨备覆盖率从上年的247.25%降至201.44%,下降幅度达45.81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为2.5%。此外,该行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51亿元,同比锐减44.36%,也为未来经营敲响警钟。
更需关注的是,紫金银行关注类贷款占比呈现上升趋势:2024年上半年为1.33%,年末升至1.41%,2025年一季度继续升高至1.52%,显示潜在风险正在积聚。
03
存贷齐增,却因“以贷吸存”吃罚单
在信贷投放方面,紫金银行2024年仍保持扩张节奏。全年吸收存款总额达到2153亿元,同比增长6.87%;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为1845亿元,同比增长6.96%。但这组“双增”数字背后,监管部门却开出了罚单。
根据扬金罚决字〔2024〕34号、35号,紫金银行扬州分行因利用本行贷款资金开立存单并发放质押贷款,从而虚增存款,被扬州金融监管分局处以罚款50万元,分行公司部原经理也被连带处罚5万元。
04
降本增效先降高管
面对息差挤压、监管趋严的行业环境,紫金银行也开始“降本增效”。不过,这一次,“节流”先从高管开始。
截至2024年底,紫金银行员工薪酬总额为9.5亿元,同比增长2.2%,在职员工共计2451人,较上年小幅增加46人,人均年薪为38.9万元,较上年微增0.1万元。
此外,紫金银行继续推进绩效薪酬延期发放和追索扣回机制。2024年延期发放薪酬总额为5830万元,追索扣回金额为755万元,进一步强化薪酬与绩效的挂钩机制。
与此同时,董事、监事及高管团队的薪酬明显“瘦身”。2024年高管薪酬总额为1313.8万元,同比下降18.9%。其中,监事长陈亚年内税前薪酬为103.7万元,下降幅度高达31.4%;新任董事长邵辉于2024年8月履新,年内仅领取薪酬19.5万元。(内容来源|知谭商业)
文字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江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gwhyjzz.cn/4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