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洽洽食品交出了一份令市场失望的成绩单,主打的瓜子业务更是遭遇渠道变革与消费疲软的双重冲击。从过去的“国民零食”到增长乏力,洽洽的困境折射出传统休闲食品企业的共同难题:如何在新消费浪潮中“突围”?
1
业绩“失速”与“瓜子帝国”的裂缝
洽洽食品公布的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数据显示,公司业绩已经亮起红灯。
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71.31亿,增速仅为4.79%,尽管较2023年止跌转增,但是增速不足10%;2025年Q1营收为15.71亿元,同比下滑13.76%,实现归属净利润7725万元,同比大幅下滑67.88%。
2024年,洽洽食品发布的股权激励方案显示,公司2024年业绩考核目标以2023年为基数,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不低于10.8%,且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21.6%。洽洽食品未能达到股权激励方案目标。
对于2025年一季度业绩的下滑,洽洽食品解释称收入下降主要是因为春节错期因素,外加公司去年一季度销售收入基数较高;净利润下降主要是葵花籽采购成本上升和部分坚果原料采购价格的上升导致毛利率同比和环比均有下降所致。
但是市场表现并非如此简单。截至2024年末,洽洽食品拥有1380个经销商,较2023年的1479个经销商减少99个;洽洽食品库存量也从同比增加22.90%10,366.19。
有经销商反馈,2024年洽洽食品终端动销放缓,部分渠道库存周期拉长,导致2025年春季渠道进货意愿低迷。分析指出,洽洽过度依赖传统线下渠道,而商超、便利店等传统渠道受社区团购、零食量贩店冲击严重。
2
三大“致命伤”拖累洽洽食品
作为曾经的“瓜子大王”洽洽食品在新的市场环境下逐渐显得“水土不服”。
渠道方面,洽洽的渠道结构较为陈旧,仍以大型商超为主,但年轻消费者更倾向于即时零售(美团、叮咚买菜)和零食量贩店(零食很忙、赵一鸣)。公司董事长陈先保表示零食量贩是不可逆的趋势。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上,洽洽食品透露公司零食量贩渠道去年销售额约4.5亿元,相较于营收占比仅6.3%。
产品结构方面,洽洽食品仍较为依赖瓜子单品。尽管洽洽尝试拓展坚果、薯片等品类,但2024年洽洽食品瓜子仍贡献了62%营收,坚果业务占比仅26.97%。有评论认为,三只松鼠、良品铺子通过全品类布局抢占市场,而洽洽食品的“每日坚果”未能形成差异化优势,错失了市场。
品牌老化、营销未能击中年轻消费者的问题也不可忽视。相比三只松鼠等新锐品牌通过社交媒体“造梗”出圈,洽洽食品的营销仍停留在传统广告投放。有消费者评论称:“洽洽的‘红袋瓜子’是父母辈的记忆,年轻人更愿意为‘情绪价值’买单,比如三只松鼠的萌宠IP联名。”
3
洽洽食品的“突围”
面对困局,洽洽食品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做出相应的调整和规划。
渠道方面,洽洽食品计划每年拓展近200个县城市场,但是2024年没有达到预期,去年拓展仅100多个。洽洽食品表示公司将加强执行力,特别注重渠道精耕模式的优化和拓展。
此外,洽洽食品也在布局海外市场。洽洽食品表示,公司泰国工厂产能利用率比较充分,未来会根据市场情况适时增加新项目;公司也考虑在印尼、中东等市场进行布局。然而,2024年,洽洽食品海外销售额为5.69亿元,占比仅7.98%,洽洽食品的海外市场还有待发掘。
品牌年轻化也是洽洽食品突破的一个方向,洽洽食品试图通过代言人和线下活动吸引年轻消费者。2024年末,洽洽食品官宣相声演员及影视明星郭麒麟成为其品牌代言人。今年3月,洽洽食品联合安合肥文旅举行“躺春嗑瓜子大赛”。
但有分析指出,洽洽食品的品类创新仍是较大短板,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仅7568.38万元,研发费用率仅1%。没有新品支撑,难以抓住年轻消费者。(内容来源|远见资本局)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文字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江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gwhyjzz.cn/4337.html